Skip to main content

財富是你看不到的資產,其實看起來有錢一點都不重要,重點是你的銀行帳戶有多少錢。《致富心態》(The Psychology of Money)是一本由華爾街日報的摩根·豪瑟(Morgan Housel)所著的理財書,透過 20 篇文章探討財富、貪婪與幸福之間的關係。

我認為這本著作非常精彩,引用的小故事充滿了寓意。你可以一次一篇的閱讀,不會花費太多時間。與其整天思考著要如何賺到更多的錢,被錢追著跑,陷入無止盡的金錢遊戲。我認為的總結是「安定內心」「減少貪心」「長久耐心」。我會把這本書放在我的床頭櫃旁邊,睡前的時候翻一翻,適時能提醒自己避免過度揮霍。

合理要勝過理性

報酬與幸福感的平衡,書中特別提到,財務成功並不僅僅是擁有更多的金錢,還應該考慮到個人幸福和生活的平衡。純粹基於理性的財務目標,可能會導致過度追求財務數字,而忽略了生活中的其他重要因素,如健康、家庭、興趣等。合理的財務規劃會在理財與生活享受之間找到甜蜜點,不會為了追求理性上最高的數字而犧牲幸福感。適時的賺了錢就該花掉一些,買一些東西給家人朋友,帶家人去旅行,買喜歡的東西,「畢竟人生最後的成績單是「快樂」啊」。(引用至 Podcast 美股航海王)

為你的計劃做計劃

計畫趕不上變化,變化趕不上老闆一句話。強調在追求財富的過程中,制定詳細且可行的計劃是基本的步驟。這些計劃不僅幫助你有效管理金錢,還能幫助你在面臨風險時做好準備,並在實現財務自由的同時,找到內心的滿足感和生活的平衡。永遠要多想一步,避免意外發生,保護自己的計畫遭受打擊,建立這樣的意識,能夠時刻讓自己有一個提醒的機制。

得到時間就是自由

最有價值的財富是有能力「今天我可以做任何我想做的事」。因為時間是最寶貴的資源,它是不可回朔的,因此它比金錢更珍貴。金錢就是要能賦予自由使用時間的能力。當學會有效利用時間,將能更好地追求興趣愛好、和家人朋友相處、發展個人技能,這些都是實現自我自由的關鍵。

「得到時間就是自由」提醒我自己,掌控時間是通向真正自由的重要一步。要求自己有效管理時間,實現生活的自主權。時間自由最終帶來的是一種不被外在條件所束縛的生活方式,使我能按照自己的意願和價值觀來過上理想的生活。


探索更多來自 吳致緯|管理顧問的觀點筆記 的內容

訂閱即可透過電子郵件收到最新文章。

吳致緯 Wu Zhi-Wei

作者 吳致緯 Wu Zhi-Wei

長期主義者,專注於跨域策略分析、職涯評估及商業資源連結,目前擔任顧問集團之專案經理,職涯涵蓋科技、財務金融、數位學習、人力資源、百貨零售、電力、機場、海運等領域。歡迎交流想法,如果你有不同的意見,甚至忍不住要和我爭論,那麼錯的一定是我,你絕對是對的!

More posts by 吳致緯 Wu Zhi-Wei

歡迎留言,我都會回

吳致緯|管理顧問的觀點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