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我想要陪著你長大,經歷你每天的獨自升級。」

在六個月之前,我以為「台灣社會普遍認為的成功」就是買車、買房、年薪百萬、在台積電上班、當房東的兒子、加入民進黨等。

直到幾個月前,我的人生價值觀被一個小小的生命徹底翻轉。我選擇暫停工作,請育嬰假,回家當一位奶爸。

很多人都很好奇,為什麼會做出這麼不主流的選擇?其實答案很簡單:我想為老婆分擔壓力,也不想錯過孩子成長的黃金時光。而且,與眾不同一直是我的價值觀。

育嬰假,從來不是媽媽的專利

我從不認為照顧孩子只是媽媽的責任。根據 OECD 研究報告(2021),父親在孩子出生初期若積極參與,能夠大幅促進孩子的社會情緒發展與自我調節能力。

而聯合國兒童基金會(UNICEF, 2019)更指出,父親請育嬰假不僅能提升家庭參與、減輕母親職場壓力,對職場而言也有助於創造更具忠誠度與家庭友善的企業文化。所以當我老婆在產後歷經極大身心壓力時,我知道—該是我出手的時候,男主角要出現了。

這個轉變不是很輕鬆,我提前兩個月向公司申請,確保工作專案交接無誤,同時也持續去慢跑提升體力,為的是半夜餵奶、換尿布、白天陪伴玩樂、哄睡、洗澡、洗衣、打掃。

這段時間,我重新認識了自己,我變得更有耐心,因為孩子不會照 SOP 長大。我學會情緒陪伴,因為育兒不只是餵奶換尿布。我也真正體會到什麼叫不完美,當你剛換完尿布,他又 …. 。

台灣性別平等教育協會研究,當男性主動參與育兒,不僅能提升家庭情感連結,更有助於建立孩子健康的性別觀念與情緒安全感。

別人常說,我的小孩情緒非常穩定,而且時常笑容滿面。我想這就是老婆和我的一點功勞吧。與孩子相處一整天或許感到疲憊,但他的純真笑容卻能帶來滿滿的能量,療癒我們的生活,讓心靈充滿溫暖與希望。

我們社會接受了爸爸請育嬰假嗎?

我沒有大肆宣告自己請了育嬰假,因為我相信,爸爸親自照顧孩子,應該被視為常態,而不是例外。但朋友、同事、家人都出乎意料地支持,而且這個事情在我身旁並不少見,我的強者老同學在金門一個人帶大了三個女兒;前房東先生退休後,陪伴女兒直到十歲;

我才知道,這條路雖然少人走,卻不孤單。當我知道,太太目前在職場需要全力以赴,積極邁向升遷的目標。而我可以稍微退居幕後,扮演支持協助的角色,讓她更好的在工作上發揮才華,以利我提早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誤)。

給所有思考中或正在猶豫的爸爸們:

  • Just do it. 孩子的成長只有一次。一天很長,一年很短,你不在,就錯過了。
  • 放下你的工作焦慮。 你會失去一些專案、金錢,但你會得到整個家庭的幸福。
  • 這不是犧牲,是選擇。 選擇參與在孩子與伴侶身旁,而不是遠觀她獨自奮鬥。

寫下這些文字的同時,我的孩子正安穩地在一旁小睡。雖然他睡不多,很快就會起來。我曾經以為,成就來自名片上的頭銜;現在我明白,最難得的職位,是一位真正「在場」的爸爸。

Photo by Kelli McClintock on Unsplash

 

參考資料:

OECD (2020). Early learning and child well-being: A study of five-year-olds in England, Estonia, and the United States. Organis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UNICEF (2019). Redesigning the workplace to be family-friendly. United Nations Children’s Fund. 


探索更多來自 吳致緯|管理顧問的觀點筆記 的內容

訂閱即可透過電子郵件收到最新文章。

吳致緯 Wu Zhi-wei

作者 吳致緯 Wu Zhi-wei

長期主義者,專注於跨域策略分析、職涯評估及商業連結。目前擔任顧問集團專案經理,經歷涵蓋科技、金融、人資、百貨零售、電力能源、機場海運、數位學習等領域。歡迎交流想法,如果你有不同的意見,甚至忍不住要和我爭論,那麼錯的一定是我,你絕對是對的!

More posts by 吳致緯 Wu Zhi-wei

歡迎留言,我都會回

吳致緯|管理顧問的觀點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