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PDP 天賦特質系統裡,變色龍型(整合型)的人往往被視為「最有彈性」的一群。他們能快速適應環境,根據不同對象調整自己的風格。遇到強勢的客戶,他們可以變得柔軟;遇到需要耐心的客戶,他們又能溫和細膩。這種靈活度,讓變色龍型業務在很多場合中如魚得水,特別是在跨產業、跨文化或高度複雜的市場環境裡,更能展現獨特價值。
變色龍型佔人口的 30%,這樣的特質讓人們常覺得「跟他合作很輕鬆」,因為不論自己是什麼樣的性格,變色龍型總能找到對應的方式。對公司來說,這種人也是團隊裡的「潤滑劑」,能化解衝突,促進合作。換句話說,變色龍型業務的優勢在於「能適應任何場景,讓對方覺得舒服」。
但凡事有一體兩面,變色龍型最大的挑戰是容易沒有自我。為了迎合客戶,他們有時會把自己的底線模糊掉,甚至犧牲了對公司或自己的利益。另一個常見的問題是缺乏明確定位──雖然能適應各種情境,但久而久之,客戶可能會覺得「他很配合,但沒有強烈的專業特色」。當靈活過了頭,就可能變成「沒有核心」的狀態。
如果你本身是 PDP 變色龍型,又走上業務這條路,最需要注意的就是「彈性中保有原則」。在面對客戶時,可以先清楚設定底線,例如價格範圍或交付條件,再在這個範圍內展現彈性。這樣既不會讓自己失去立場,也能維持靈活的優勢。同時,也要為自己打造一個明確的「專業形象」──例如你特別擅長某個產業、某類解決方案,這樣客戶在想到你時,不只覺得你「好相處」,也會覺得你「不可取代」。
要讓 PDP 變色龍型成為超級業務,關鍵不在於變得更靈活,而是在「變」的過程中,保有不變的核心。當你能在不同客戶之間自由切換,又能堅守自己的專業定位,就能同時擁有適應力與影響力。這樣的組合,會讓你在瞬息萬變的業務戰場上,比任何人都更能長久立足。
–
實戰建議:變色龍型業務的談話修正
1. 初次面對不同風格的客戶
變色龍型的最大優勢就是能快速調整,但有時候過度迎合,會讓客戶覺得你只是附和,而不是有立場。
建議做法
更好的方式是適度展現立場,例如:「我了解您的想法,從我們的經驗來看,A 做法會更穩定,不過 B 也能滿足短期需求,您要不要一起比較看看?」這樣既展現彈性,也保有專業感。
–
2. 當客戶需求反覆變動
面對多次修改,變色龍型業務通常會全盤接受,雖然表面合作順利,但最後可能導致成本增加或條件不合理。
建議做法
其實可以換成:「這些調整我們都能配合,不過超過原本範圍的部分,可能需要再談交期或價格,您覺得哪一個比較能接受?」這樣既不破壞關係,又能守住底線。
–
3. 當涉及跨部門或跨文化合作
變色龍型因為能調整語氣,很容易被各方當作橋樑,但有時候只傳遞訊息,而沒有把核心問題講清楚,導致資訊失真。
建議做法
比較好的方式是:「我幫大家整理一下,這件事有三個重點:第一是交期,第二是成本,第三是責任分工。大家是否同意我這樣的整理?」這樣能確保溝通準確,不會流於表面。
–
4. 進入成交階段
變色龍型有時候太想讓對方舒服,收尾時會避免直接推動,結果合作無法落地。
建議做法
可以改成:「今天我們已經把需求和可能的方案討論清楚,接下來您希望是先試跑一個月,還是直接進行簽約?」這樣既保留彈性,也不失推進力。
Photo by Ante Hamersmit on Unsplash
探索更多來自 吳致緯|管理顧問的觀點筆記 的內容
訂閱即可透過電子郵件收到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