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則:生活和工作》的作者,同時也是橋水基金創辦人雷,達里歐的最新著作:變化中的世界秩序
簡單的說,達利歐開著時光機,帶領讀者走一趟世界五百年的歷程,但這本書絕對不是投資建議與報牌指南。複雜的是,這本書有將近 500 頁的內容,比反脆弱還少 200 頁。所以,你要挑戰看反脆弱嗎?但我很喜歡的一點是達里歐的貼心。這也是我看書這麼多年,第一次看到作者實行的創舉。
(翻到第七頁導讀)。他說道:在寫這本書時,我不斷糾結究竟應該寫得鉅細靡遺一些,或是該寫的簡潔一些,最後,我決定兩者兼顧。我用粗體字打到一份可供快速閱讀的版本。如果你想讀簡潔版,只要閱讀粗體文字的內容就好。而若你想要了解詳細的內容,便請完整閱讀這本書。當然不只有粗體,甚至還有紅色的字,大紅點來呈現重點。
如果個人喜歡看補充材料,追根究底的明白,書中的最後還有提供附錄、文獻、網址、數據等內容。若有投資股票的朋友,最近有住套房,同時也喜歡研究歷史、國際情勢、中美關係、貨幣政策、圖資、長條圖、折線圖、金融週期等,這本書絕對可以從心態的建設,多元的角度來看待一連串世界幾百年來週期的變化,可能可以預知未來的規律。
整體來說,讀起來還是非常硬,不建議下班時想要輕鬆閱讀的人士。必須要承認,很厲害的是,達里歐使用極快速濃縮的方式(當然啦,說是濃縮,其實讀起來也是很硬核)加入大量的圖表來讓讀者了解世界的運作方式。
包含新秩序、興起、巔峰、衰敗,再一次的新秩序建立等。同時,整理了世界五百年的發展史,如荷蘭帝國、英國、美國、中國等週期,美國和中國如何的角力等內容。但因為我個人比較不愛看貨幣、金融週期,所以我分享的是歷史和美中情勢。整本書的關鍵之一就是講《週期》。包括國家的週期,經濟的週期等,從歷史借鏡展望未來。
提到有趣的一段,其實很少有引人入勝的內容,就說離我們台灣最在意,也歷史有淵源的中國吧。第 361 頁,中國與人民幣興起的大週期,浩瀚的歷史學是如何影響中國人的思考方式。那與現在台灣人更注重的美式思維大異其趣,美國人的歷史只有三百年,三百年對美國人而言好像很久,他們也不怎麼有興趣從中學到教訓。
但對中國人而言,那根本不算長(中國有五千年文化)。大多數美國人無法想像有可能再發生革命或戰爭,推翻美國體制。但對中國人看來是…. ?? 小事情。朝代轉換是必然的。
美國人多半把焦點放在特定事件,尤其是現在發生的事件。大部分的中國領導人卻是從較大、較漸進式的模式去看待當前的事件。畢竟,中國大陸有千年的歷史借鏡,去思考以前看待未來,這是兩者的差異。從以上的觀點切入,當時讓我引起很大的反思,雖然我們都知道中國有五千年歷史,但是沒想到用歷史時間的觀點來投射到美國人與中國人之間的心理樣貌與價值觀,會造成兩個大國不同的運作。
接下來,要進入說我認為的本書重點。這本書的三大章節,一、世界是如何運作。二、百年世界發展史 。三、未來。其實,一開始閱讀此書,是直接去翻《未來》,期待可以預測未來?但結果和我想得不太一樣,他並沒有提供財務指點,讓我有點失望。以結論心得來說,下面是我整理的 6 個結論,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提供借鏡。
- 根據數字,我們都有可能活到九十歲以上。
- 人均財富將增加 30%。
- 中國的整體實力,已經快速接近美國,中國處於上升,美國往下坡走。
- 如果台灣關係不處理好,美中勢必有一戰。2026 年台海、南海之戰。
- 氣溫只會越來越高,極端氣候事件會很頻繁。
- 只要人類不自取滅亡,創造力和生活水準將會變得更快與更好。
然後,你以為看完這本書,會得到股市明牌嗎?畢竟橋水基金是全球最大的對沖基金,資產管理規模: 1400 億美元。看完後財富要增加了嗎?其實一點都沒有。分享達利歐說的:盡管做了那麼多分析工作,但我知道未知的事情肯定比已知的事情多得多。歷史可以精確複述,但未來卻是相反。
書的核心是「在變動世界裡找到不變的大週期,定位現在、推測未來、預作準備」。達利歐之所以能有所成就,因為他知道如何處理他不知道的事情,而不是他知道的事情。書中最後的幾頁,達里歐提供的心得:
- 瞭解所有的可能性,考慮最壞的情況,然後想辦法消除無法忍受的情況。
- 絕對是分散風險。
- 先苦後甘,這樣你的未來會更有發展。
- 集思廣益,多和聰明的人在一起。
- 最後的總結,2022 年現在美元升息只是初期階段,要引以為戒。不要做槓桿投資,而且要增加現金部位,多儲蓄,少花錢,這幾年一起度過經濟寒冬。
探索更多來自 吳致緯|管理顧問的觀點筆記 的內容
訂閱即可透過電子郵件收到最新文章。